懷胎十月,無論對身體或生活習慣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,而這40個星期的孕期主要可分成3個階段,第1-12周屬於懷孕早期、第13-28周屬於懷孕中期,第29-40周則屬懷孕後期,隨着胎兒的生長,不同階段對營養所需亦各有不同。
懷孕周期
懷孕階段
第 1 - 12 周
早期
第 13 - 28 周
中期
第 29 - 40 周
後期
懷孕早期體重不會有太大的變化, 只要按照日常健康飲食的標準便可。 當然因應準媽媽的身高、年齡和生活習慣的不同, 熱量需求亦不同。
胎兒的主要器官都在懷孕初期發育形成,很多時會為孕婦帶來強烈的妊娠反應,例如沒有胃口甚至經常嘔吐,即使如此,孕媽咪還是要特別注意補充足夠營養,尤其是蛋白質、維他命、礦物質和葉酸,因為營養不足不但會影響胎兒生長,也會增加孕婦患上貧血和骨質疏鬆的機會。而少食多餐,盡量選擇全麥麵包、雞蛋、香蕉等容易消化的食物,不但能為身體補充營養,亦可以紓緩嘔吐不適的感覺。
蛋白質
鈣質
鐵質
葉酸
4大必備營養素
食物
魚類、豆腐、豆漿、豆乾、牛奶、乳酪、瘦肉、果仁等...
豆類、牛奶、芝士、合桃、芝麻、葵花籽、杏仁奶、小白菜等...
牛肉、肝臟、蘆筍、堅果、菠菜、紅菜頭等...
菠菜、白菜、蘆筍、萵苣、豆類、橙、香蕉、士多啤梨、木瓜、奇異果等...
懷孕期間亦應該改善飲食習慣,首先要盡量吃得清淡健康,少油少鹽,用蒸、烚、白灼、焗、燜的方法烹煮新鮮食材對母嬰均有裨益。另一方面,懷孕期間也不宜過度增磅及進補,因為體重增長過多同樣會影響胎兒發育,同時也會增加產後肥胖及患上高血壓的風險。
✘ 油膩或煎炸食物✘ 濃味或醃製食物✘ 高鹽或高脂食物✘ 生食及加工食物✘ 含酒精或咖啡因食物